现在,我们可以讨论你懂的国家读书的核心问题了。
毋庸讳言,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得益于佛教方面的很多认识,正是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要讨论你懂的国家读书的核心问题,我们需要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一定的参照,即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读书没有什么目的,没有什么要求。读书的时候随性而为,随遇而安,读成什么样就算成什么样,那么,我们所有的讨论,都是多此一举。相反,我们只有明确了读书的目的,结合着这个目的来讨论,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在这本书开篇的时候,我们就说了,我们已经可以就人类社会读书和成长的目的,形成如下的共识,即,我们读书的成长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摆脱人类与生俱来的仅仅是依靠动物本能来生存的状态,让我们的思想认识里,能够具有更多的换位思考能力,让我们能够具有更为丰富的同情心,让我们能更好地追溯各种现象的原因,更好的认识各种事物的本质,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里的各种问题,从而让我们更好地选择人生道路,更好地应对生活里的各种危机,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
很显然,就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来说,这种共识还太过于笼统,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读书的目的简单地表述为,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判断力。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对这种判断力进行必要的说明。
我们已经知道,在你懂的国家的这种“不服从则不得食”社会环境里,人们读书的目的,更多地受你懂的国家的利益格局的导向,更多的只是为了在你懂的国家的这种社会环境里谋取一份好的工作,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很显然,受你懂的国家的这种“不服从则不得食”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你懂的国家人们读书的目的,具有更多的工具性,更多地只是提升你懂的国家的人们在这种社会环境里钻营和投机的能力。这种能力,和我们这里所说的判断力无关。
我们这里所说的判断力,更多地是指人们理性地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常识来说明。
我们知道,不管我们对学生进行怎么样的威逼和利诱,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解几何题并没有多少帮助。在学生解几何题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本人对数字的理解,对数学公式的运用。更准确地说,我们这里所说的判断力,更多地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现实问题的时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种判断力,更多地和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更多地是指人们运用逻辑思维,演绎和归纳的能力。结合这篇文章的主题,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我们这里所说的判断力,更多地是指人们辨别信息真伪,判断对方是不是胡说八道的能力。
事实上,在你懂的国家这种“不服从则不得食”的社会环境里,人们习以为常的那些投机钻营的能力和我们这里所说的判断力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本质的区别,我们后面再来慢慢讨论。只要没有特别地说明,我们这里所说的判断力,都是指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2、概念或者说观念是怎么形成的
事实上,万事万物皆信息。不仅仅是读书,人类社会生活里的所有活动,学习也好,工作也罢,我们都可以把这些社会活动视之为以人为中心,我们怎么样接收信息,怎么样理解信息,怎么样反馈信息,怎么样整合信息,怎么样处理信息的过程。
从这里,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针对我们怎么样更好地提升判断力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包括读书在内的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划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接收和处理信息方面。第二个方面,则是我们对待这些信息的方法和态度,即人们对待和处理信息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当然,为了叙述的方便和思路的连贯,这些方面的讨论我会混杂在一起,不做明确的区分。
所以,在这里,我们先讨论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判断力,然后再根据前面所说我们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流程,讨论我们的各种主观因素,对我们接收处理信息的影响,对我们提升判断力的影响。
事实上,今天的我们知道,作为现代文明的成果,数理化,文史哲这些系统的,具有严密理论体系的学科知识,我们学习了之后,可以有效的提升我们的判断力。这里就存在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数理化,文史哲这些学科知识是怎么产生的?它们是怎么提升我们判断力的。事实上,包括数理化,文史哲在内的所有人类精神文明成果,最初都只是一些基本的观点,看法。随着人们对这些观点看法的一步步深入,最终形成了概念,形成了理论,形成了我们今天一门一门独立学科。在这里,包括数理化,文史哲在内的所有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我们都可以用不同的概念来表述。所以,这就引申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观点和看法或者说概念是怎么产生的。
在这里,我们借用佛家“五蕴”之说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按照佛家的说法,这个世界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五蕴”包含了“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不去理会五蕴蕴含的宗教色彩,我们只是说,五蕴里的“色蕴”,代表着我们身处的这个客观世界,也包含着我们的身心,观念。“受蕴”代表着色蕴和我们身心的接触。“想蕴”代表着色蕴和我们的身心接触之后,我们身心产生的想法,感受。“行蕴”,代表着想蕴产生之后,我们的身心采取的具体行动。“识蕴”代表着我们在认识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之后,形成的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地重复。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形成识蕴,不断地形成各种观点和看法,随着这些观点看法越来越多,我们又不断地整合这些观点和看法,由此,我们所熟知的各种概念才会得以产生。
当然,在这过程中,涉及到无数的变量。那就是,在我们产生受蕴之后,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产生什么样的想法,产生什么样的行动,这些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又是怎样认识和评估这些后果的,我们又是怎么样总结经验教训的。很显然,在这过程中,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行动,不动的后果,不同的认识和评估这些现象的方法,最后都会影响到我们概念或者说观念的形成。另外,随着人类对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通过工具替代身体和外界发生联系。很显然,这同样属于“受蕴”的范畴,除此之外,在我们的数理化,文史哲的学科体系里,还涉及到我们是怎么样从概念推导出概念的问题,这些内容,随后我们就会讨论。
事实上,从这里,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来,我们总是通过我们的身心和外部世界的接触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在我们的身心和外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行动,这些行动在现实世界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后果,我们通过评估和审视这些后果,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我们不断地修正我们的这些观点和看法,这些修正了的观点和看法,又促使我们采取更多的行动,产生更多的观点和看法,我们整合这些观念和看法,慢慢地形成了各种概念和观念。很显然,我们正是通过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总结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不断地形成概念或者说观念,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数理化,文史哲的学科知识体系,最终有了现代文明的产生。
3、真实为什么是人类思想认识的基础
事实上,从这里,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人类所有的精神文明成果,都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都是以我们身处的这个客观世界为基础。
也即是说,外部世界和我们的身体接触,必须是真实的。同样,我们的观点和看法影响下的行动,在外部世界产生的各种反应和反响,也必须是真实的,唯有“真实”,才可以让我们对客观世界产生的认识切实可靠,唯有“真实”,我们藉此对这个世界的观点和看法的修正也才会切实可靠。
由此,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真实”就成了我们对信息最为根本的要求。这一点已经很容易理解,唯有真实,才可以真正的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唯有真实,才可以为我们判断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当然,真实的信息能够奠定我们坚实的认知基础,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形成共识。也许有人就会说,和真实的信息相对的,就是虚假的信息。就是不存在的信息,就是抽象的信息。那么,虚假的信息就不能提升我们的认识了吗?要知道,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作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就不能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吗?历史已经过去了,消失了,历史是真实的信息吗?通过学习历史,就不能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吗?文学作品是我们虚构出来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是不存在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不能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很显然,在这里,我们的认识进入了某种误区,我们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势。我们看到真实的信息,就想到了虚假的信息,看到真实的信息能够奠定我们的认知基础,我们就想当然地认为虚假的信息,不能奠定我们的认知基础。事实上,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真实和虚假,都是因为我们人类认识的有限,我们对事物存在形式的某种判断,某种描述,无论我们说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都有无数的理由。很显然,这里的讨论,我们都是从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一点出发。所谓的虚假信息,就是相对于真实信息而言。在这里,我们没必要在真实的信息和虚假的信息上花费太多的笔墨。对于真实的信息和虚假的信息,我们只是从约定俗成的方面来理解也就是了。
4、影响人类思想认识提升的因素
事实上,人类社会所有的信息,都是基于真实产生的,和真实的客观世界之间,都会存在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换句话来,就算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虚假信息,都是有迹可寻的,都不会是空穴来风。犹如精神病人做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举动。事实上,只要我们有一定的社会常识便可以发现,精神病人做出来的这些举动,都是有原因的,都和精神病人的经历,家庭环境,个人的认知水平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有关。
换句话来,精神病人的这些举动,都是精神病人的经历,家庭环境,个人认知等各种各样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现在不知道精神病人做出各种举动的原因,不等于我们以后也不知道他们做出这些举动的原因。精神病学的研究,就是通过对精神病人各种症状,各种病因的认识,揭示精神病产生的原因,找到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很显然,随着人类精神病学的发展,只要我们找到精神病人做出各种举动的原因,找到治疗精神病的办法,无疑也会极大地拓宽人类的认知边界,提升我们的认识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对目前我们不认识,不理解的各种近似于虚假信息的各种现象的认识,同样可以提升我们的判断力。
就算如此,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我们还是要承认,这个世界上的信息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信息能够提升我们的判断力,有的信息不能提升我们的判断力,有的信息,甚至于对提升我们的判断力有所妨碍。这里涉及到的问题,便是,哪些信息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判断力,哪些信息不能提升我们的判断力,哪些信息,甚至于对提升我们的判断力有害呢?
比如我们摸到一块冰,一个人说:“这块冰好热”,虽然这个人说这块冰“热”,总是会有很多的原因,有的原因甚至于能得到我们的理解,会让我们觉得他的这种说辞好玩有趣。但是,很显然,说冰“很热”的信息,无助于我们对冰的认识。同样地,一个人明明长的很矮,另外一个人偏偏说这个人长的很高,很显然,这种信息,也无助于我们对这个人高矮的认识。
由此,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和真实相悖的信息,无助于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
同样地,在谈判的过程中,甲是从A这道门进入会议室的,乙从B这道门进入会议室的,很显然,人们从不同的门进入会议室这种信息,虽然是真实的,虽然是谈判过程里的一部分。但是,这种信息,对于提升我们对谈判的认识也没有什么帮助。相反,谈判时候双方的立场,双方的讨价还价,双方语言,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在谈判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真实的细节,对于提升我们对谈判的认识,才更有帮助。
从这里,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和我们想要认识的主题相比,细枝末节的信息,纵然是真实的,对于我们对主题的认识并没有多少帮助。
同样地,在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在实验许可的范围之内,不管我们是用左手拿起漏斗,还是用右手放下天平,不管我们当时的心情如何,是笑了起来,还是哭了起来,都不影响实验的结果,都不影响我们对实验的认识。
由此,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和我们想要认识的主题相比,越是个人化的,碎片化的信息,纵然是真实的,对于提升我们对主题的认识,同样没有多少帮助。
我们已经说了,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真实就是我们对信息最为根本的要求。所以,这里还需要涉及到真实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或者说关联性的问题。
很显然,和我们想要认识的事物相比,越是和这种事物的关系紧密的信息,越是具有普遍性,越是具有规律性的信息,对我们认识这种事物越有帮助。相反,和这种事物的关系越是疏远的信息,越是个人化的,碎片化的信息,对于我们认识这种事物就越没有帮助。
很显然,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我们过去的历史,文学作品等数理化,文史哲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从人类真实的社会生活里总结出来的。都是对真实的浓缩和提炼。我们学习这些信息,自然能够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
事实上,从前面五蕴和合而产生概念的过程,我们已经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在外部世界和我们的身体发生接触以后,我们身体产生的绝大多数反应,我们个人产生的绝大多数想法,我们采取的绝大多数行动,虽然都是真实的,但是,这些信息,更多地只有个体特征,没有普遍性。这些信息,对于提升我们认识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举例来说,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身体和火接触的时候,不管我们是心生恐惧也好,心生愤怒也好,都无助于我们对火的认识。在这之后,不管我们是避开火,还是扑灭火,这些举动,同样无助于我们对火的认识。同样地,在我们和他人发生纠纷的时候,不管我们怎么样哭天抢地,怒发冲冠,这些个人化的举动,同样无助于纠纷的解决,更多地只会让我们和他人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有着太多的内容,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无关,甚至于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这是一篇三十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内容不能发在上来,现在所发的,也只是下半部分二十余万字的内容,建了一个微信群,交流讨论文章内容,感兴趣的,加我拉入群,注明“入群”两字。